清代一个县有多少编制?它们又是哪些官职,相当于现在什么岗位?
现在很多人接触历史,大都是通过影视剧。
但大部分影视剧总是将“县令”描述为芝麻般的小官,甚至还会刻意将县令描写得蠢笨至极。
但是历史上的县令真有这么不堪吗?
知县大人
“县”作为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,在秦朝被正式推广开来的最小“行政单位”,一直沿用至今。
虽然县管辖的范围比较小,但内部结构五脏俱全,完全可以看作一个“小朝廷”。
首先是一县之长的“县令大人”,类似于现在的县长。
因为现在信息传输的发达,导致县长的职权被其他部门分散,但在古代,县里的权力是非常大的。
在古时,甚至有“诸县安宁,则州郡安宁;百县太平,则天下太平”的说法。
想将一方县衙治理得井然有序,看的便是县令大人。
在古代,因为道阻难行,皇帝一辈子能巡查一次天下就很不容易了,所以一县的治理情况,全靠县令主动上报,以及州府的检查。
但州府长官每日也十分繁忙,不可能三天两头地下访。
而皇帝控制六部,六部控制各省州府,州府再控制各地知县。
加上信息传输不便,所以县令基本上就是这片区域的“老大”,对于有些偏远地区,更是土皇帝的存在。
这并非皇帝想要放权,实在是鞭长莫及。
因此,知县的任命尤其重要。
在清朝,所有知县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,排除清初、清末两段混乱时期,其他时期大部分都是“进士”出身。
也有一小部分,是表现极其优秀,被破例提拔上来的,比如李卫。
知县也并非九品小官,而是正七品朝廷命官,手握一县百姓的生死大权,并且兼顾经济、行政、军事……
只要在此县管辖区域发生的事情,都要告知知县,同样出现问题也是问责于他。
需要管这么多事情,知县一个人能搞定吗?
佐贰之臣
虽然古代的一个县人数比较少,基本上都在两三万人左右,再加之地广人稀,即便骑马也得三、五天才能走遍。
每年从春天开始,要按时督促百姓耕种,筹划学子的县试,夏季清淤河道,还有秋收秋种,以及冬季的御寒等工作……
除此之外,还要应对上司的巡查,定期向州府提交县治方针,如果再遇上一些疑难杂案,还需要审问案件。
面对如此繁杂的工作,即便是进士出身的知县,那也是分身乏术。
这时候,就需要佐贰之臣出手了。
什么是佐贰之臣?
就是那些比知县小一级,辅佐知县处理县衙政务的官员,一般有三位。
其中官职最高的是正八品的县丞,他的职位类似于现在的副县长。
如果是京属县衙,那县丞就是正七品。
县丞在县衙中,是知县之下,万人之上的存在,掌管全县城的仓库、粮草以及税收,全都是关乎朝廷命脉的职务。
九品主簿的主要工作是管理户籍和撰写文书,一般都是由字迹俊美,比较有文采的学者担任。
当年大文豪苏轼参加完科举考试后,被任命的第一份官职就是县主簿,因为工作出色,很快被提拔了。
现如今,县主簿有点像县长秘书的职位。
而在一些人口实在稀少,地理位置没那么重要的县衙,可能并不是设置县丞与县簿,直接聘用一名“典史”,便能解决一切问题。
到了典史,那就是不入流的官职了,算不上朝廷命官。
以上三个官职都是佐贰之臣,权力还是比较大的,那剩下的捕快又算什么?
三班、六房
虽然到典史已经算是不入流了,但大部分典史还是能吃到公家饭的,晋升前景也比较明朗。
下面的三班六房,那真是打杂的存在。
其中的三班很好理解,就是县衙聘请的“跑腿站岗”的。
地位最高,工作环境最好的当属“皂班”。
这类人员在影视剧中很常见,就是那些穿着一身皂服,分立两侧,嘴里喊“威武”撑场面的。
他们负责押送犯人上堂,以及知县下令打板子后的执刑人员。
第二种是“快班”,全都是身手灵活,善于骑马的年轻人。
他们负责传递公文等工作,后来因为身手灵活,也帮助“壮班”抓捕逃犯。
“壮班”就是第三种,也是最累,工作环境最脏的。
他们很多都是做过士兵的,身强体壮,负责看守仓库和狱房,还有缉拿劫匪。
三班大都是靠体力谋生,而六房的工作要清闲许多。
县衙的“六房”是按照朝廷“六部”设立的,比如职责与“吏部”相似的“吏房”,主管的就是县衙人员的任命以及政绩考核。
当年武松靠着打虎英雄被知县任命为“快班”后,还需要每日点卯,这里的“点卯”就归吏房负责。
除了吏房,还有户、兵、刑、工和礼五房。
这里面权力最大的当属礼房,因为这是负责科举县试的。
和三班不同,能担任六房官职的都是参加过科举考试的,可能最后天赋不够,不能考中进士或举人。
这些秀才和廪生就会给知县送送礼,在县衙混个闲职。
这些官职放到现在,差不多就是办公室主任的级别,有点权力,但又没那么大。
三班六房已经不属于朝廷命官,也没有官职,更没有官服官帽,工资也是由知县发放。
如果碰到有钱的知县,那日子能过得好一点,碰到一些抠门的,只能想办法从百姓手中“捞”,名声大都很差。
以上这些都是府衙必需人员,但一县之中只有这些官员吗?
师爷、属官
以上的知县大人、佐贰三官、三班六房,这些是一个正规县衙的组成部分。
但有些县位于关隘要地,那么在县城之内,还会设立巡检部门。
虽然巡检的官职为九品十八阶中的最末流,但那也是吃皇家饭的,若是碰到战事,可以越级上报。
一般地处关隘要地的县城,都会设立驿站,用以快速传递战报,在驿站中也会设立驿丞之职。
驿丞的地位就比不上巡检了,但是会有下属,比如打杂的驿卒、做饭的伙夫、帮忙喂马的马夫……
这些职位虽然卑贱,但依旧吃皇家饭。
如果遇到县城内有名寺古刹的,也会为僧道两教设立官职,加强朝廷对僧人道士的管理。
除了这些朝廷设立的官员,还有一些是纯靠笔杆子吃饭的——师爷。
在很多影视剧中,我们经常能看到知县大人身边站着一个贴着狗皮膏药的师爷。
因为古时的师爷没有官职,也不像三班六房受朝廷认可,所以大家把对官府的仇恨转移到师爷身上。
因此,师爷的形象一般都很差。
但在历史上,师爷大都是知县的智囊团,面对突然事件反应快,能说会写,能替知县解决难题。
历史上,左宗棠就是考科举无望,最后做了一名师爷。
因为做事周到,为人机敏,最后被清廷提拔成封疆大吏。
清朝围绕知县,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,为整个县服务。
其稳定的政治结构,一直沿用两千多年,经久不衰。
现如今,古时的大部分职称都消失了,不过其职责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,重新焕发生机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